还淳反朴的成语故事


还淳反朴

拼音hái chún fǎn pǔ

基本解释同“还淳反朴”。

出处《梁书·明山宾传》:“处士阮孝绪闻之,叹曰:‘此言足使还淳反朴,激薄停浇矣。’”


还淳反朴的典故

南朝时期,梁代的明山宾忠厚笃实,家里十分贫寒,外出乘坐牛车。为了生存,他把唯一的一头牛卖掉,收钱后对买主说:“这牛经常漏蹄,已经治好,恐怕以后会掉毛,只好如实相告。”买主立即要求退货还钱。处士阮孝绪感叹他的还淳反朴本性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还淳反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骄生惯养 胡朴安《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》:“富贵家之小孩,骄生惯养,大半身体柔弱,时膺疾病。”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褒善贬恶 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
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穷家富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3回:“再者银子虽多,贤弟只管拿去。俗语说得好:‘穷家富路。’”
大包大揽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,大包大揽地说:‘这个小姑娘,跟我投缘分。’”
斗唇合舌 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十羊九牧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