恬然自得的成语故事


恬然自得

拼音tián rán zì dé

基本解释恬然:安静舒适的样子;自得:自觉得意。形容心情安静、舒适

出处唐·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野老清淡,恬然自得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恬然自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恬然自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闻声相思 《鬼谷子·内揵》:“君臣上下之事,有远而亲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,日进前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。”
轮扁斫轮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
翩翩起舞 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零光片羽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
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
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气象万千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”
光前启后 明·王九思《绣停针·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凤毛麟角,光前启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