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ānshū

天书


拼音tiān shū
注音ㄊ一ㄢ ㄕㄨ

繁体天書
词性名词

天书

词语解释

天书[ tiān shū ]

⒈  天上神仙写的书或信(迷信)

对我来说,这本书就跟天书一样难懂。

abstruse or illegal writing as a mystic book from heaven;

⒉  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。

这封信字太潦草,像天书似的。

abstruse writing; illegible writing;

⒊  古代帝王的诏书。

imperial edic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帝王的诏书。

唐 王勃 《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》:“天书屡降,手勅仍存。”
宋 王安石 《送孙叔康赴御史府》诗:“天书下东南,趣召赴严闕。”
清 周亮工 《宋去损以予累客死都门哭送四诗兼贻令嗣峩长》之一:“岭 外天书一夜颁, 河 干令子泣潸潸。”

⒉  道家称 元始天尊 所说之经,或托言天神所赐之书。

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:“﹝ 元始天尊 所説之经﹞凡八字,尽道体之奥,谓之天书。字方一丈,八角垂芒,光辉照耀,惊心眩目,虽诸天仙,不能省视。”
《宋史·真宗纪二》:“大中祥符 元年春正月乙丑,有黄帛曳 左承天门 南鴟尾上……上召群臣拜迎於 朝元殿,啟封,号称天书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娘娘法旨道:‘ 宋星主,传汝三卷天书,汝可替天行道。’”
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·封泰山论》:“秦始皇、汉武帝 之求长生, 光武帝 之用讖纬, 宋真宗 之得天书,皆以邪道坏古礼。”

⒊  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。

《红楼梦》第八六回:“﹝ 寳玉 ﹞看着又奇怪,又纳闷,便説:‘妹妹近日越发进了,看起天书来了!’”
瞿秋白 《“打倒帝国主义”的古典》:“彷彿嫌牠太欧化,比天书还难懂。”

国语辞典

天书[ tiān shū ]

⒈  天子的诏书。

唐·王勃〈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〉:「天书屡降,手敕仍存。」
唐·王维〈春日直门下省早朝〉诗:「玉漏随铜史,天书拜夕郎。」

⒉  上天或神仙所降赐的书。

《宋史·卷八·真宗本纪三·赞曰》:「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,呜呼贤哉!」
《三国演义·第四九回》:「亮虽不才,曾遇异人,传授奇门遁甲天书,可以呼风唤雨。」

⒊  比喻看不懂或难以理解的文字。

《红楼梦·第八六回》:「看著又奇怪又纳闷,便说:『妹妹近日愈发进了,看起天书来了。』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天书"的意思解释、天书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这是责任编辑简恒给记者发来的“恐吓”短信,关于新年刚刚出版的天书《傅科摆》。

2.蔡攸张嘴便讲,说有什么珠星壁月、跨凤乘龙、天书云篆之符等等,让赵佶听得津津有味。

3.其实《黑天书》第四律,倒也不是没有解法,最简单的便是劫主与劫奴之子,体内主奴两力共存,第四律不攻自破。

4.更严重的是,身为皇帝徽宗,醉生梦死,自称教主道君皇帝,置国事于不顾,常和道士在一起,装神弄鬼,编造天书,欺世惑众。

5.过去,是一篇不予置评的狂草步法,我且落款,送给逝水;未来的空白会行走成什么?谁也不敢预料。也许是断简残帙,也许是惊世之作,也许是不知作者为谁的一段开场白。也许是无字天书。简媜

6.它甚至没有类似的字型,就像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蝌蚪组合在了一起,传说天书文字源于四千多年前,是当时祭祀师上表告天的专属文字。

7.或许连阎王自己都不知道,他心里面已经开始对天书有着觊觎之心了。

8.我师天书所传,也说仙道可成,只是其中奥秘,一时难以尽识,不过服食金丹即可成仙实是无知妄说,我师明见,天书中直斥其非,“轻怀左道,罪当诛杀”。

9.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天书,它给我们以启迪与思考。

10.一百十六、4太行刀客围攻而搬兵,很正经,彭无醉令人失望,哭笑不得,郑东霆奋起,再度回旋;5天书会这段,整体上和前面有点儿脱节,是悲喜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