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àishǒu

太守


拼音tài shǒu
注音ㄊㄞˋ ㄕㄡˇ

太守

词语解释

太守[ tài shǒu ]

⒈  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别称太守。

太守即遣人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太守自谓也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太守与客来饮。
太守宴也。

prefec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 秦 置郡守,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,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。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。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,太守已非正式官名,只用作知府、知州的别称。 明 清 时专指知府。

国语辞典

太守[ tài shǒu ]

⒈  职官名。一郡之长,宋以后改郡为府,故知府亦别称为「太守」。

英语governor of a province

德语Anwalt (S)​, Gouverneur (S)​, Präfekt (S)​, Vizekönig (S)​

分字解释


※ "太守"的意思解释、太守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红颗珍珠诚可爱,白须太守亦何痴;十年结果知谁在,自向庭中种荔枝。

2.卢植字子干,涿郡涿县人,博识有志,任过太守、尚书等职。

3.可怜小人的主人堂堂太守,因此解任,遭这不明不白的冤枉。

4.庶来望能拜胡孔明为师以学治世明理之道,还望太守大人引荐成全,他日学有所成定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!

5.一百零九、失守城池,要按军法;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,我是你徒弟,开门揖盗,岂不是私通叛寇?

6.后来华佗竟不辞而别,还留下一封书信大骂太守,太守闻讯果然大怒,命人追杀华佗,可是已经不及了,于是太守愈加愤怒,竟气得吐出许多黑血。

7.韩馥懊悔无及,于是抛弃家小,独自一人去投奔陈留太守张邈。

8.几天之后,太守府南院中,一个身穿黑色紧身练功服的美丽少女在院中练剑,黑色紧身服勾勒出少女极为诱惑的身材,精致的俏脸上却是一片冰冷,让人望而止步。

9.作事必须踏实地,为人切莫务虚名。出自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踏实地:比喻做事踏实、认真。虚名:空头的名声。做事要踏实认真,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。冯梦龙

10.太守府的门前,沮授在两块红布上用隶书工工整整地写上“爆竹辞旧岁,桃符迎新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