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guān

三观


拼音sān guān
注音ㄙㄢ ㄍㄨㄢ

繁体三觀

三观

词语解释

三观[ sān guān ]

⒈  佛教语。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。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、假、中三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。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、假、中三谛。

隋 智顗 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:“一空一切空,无假中而不空,总空观也;一假一切假,无空中而不假,总假观也;一中一切中,无空假而不中,总中观也。即《中论》所説不可思议一心三观。”
明 破悭道人 《一文钱》:“立三观,破三惑,成三德,捐思絶议,自证菩提。”
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二:“车中三观夕惕若,七藏灵文电熠若。”

国语辞典

三观[ sān guān ]

⒈  中国佛教天台宗对空、假、中三种禅观的合称。当修行者一再思惟、观察一切现象都是由心虚构的,进而便处在很专注的状况,在此之时,不见佛果可求,也不见众生可度,是为空观。在空观的基础上观察一切现象,也能见、闻、觉知、能作种种分别,但在经验上则如幻、如化,这是假观,将空观和假观对立经验统一是中观。

隋·智?〈观心论〉:「非踪非疏非五分,三谛三观在其中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三观"的意思解释、三观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一个人是孤独,一群人是寂寞。三观不合的人永远不在同一个世界里,所以才有了点赞,所以更无话可说。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真正的朋友。

2.官员求神拜鬼,大师前赴后继,往大了说是“三观”出了问题,往小了说是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还不够。

3.林闭上眼睛,长久地看这些扭曲的物体千奇百怪的形状,思维很容易错乱,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毁三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