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而复失的成语故事


得而复失

拼音dé ér fù shī

基本解释复:又,再。刚得到又失去了。
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变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复失,与不得同。公以此贺我,实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得而复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得而复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骄生惯养 胡朴安《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》:“富贵家之小孩,骄生惯养,大半身体柔弱,时膺疾病。”
吸血鬼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长命富贵 《旧唐书 姚崇传》:“经云:‘求长命得长命,求富贵得富贵。’”
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
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玉卮无当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,有瓦卮而有当,君渴将何以饮?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有权有势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从来有权有势的,多不得善终,都是如此。”
归马放牛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