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明强干的成语故事

拼音jīng míng qiáng gàn
基本解释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
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,又都是些精明强干、久经审案的能员,那消几日,早问出许多贼款来。”
精明强干的典故
清朝时期,捻军起义,百姓因不堪忍受清政府的重压和盘剥,纷纷响应,清政府调集僧格林沁、袁甲三、毛昶熙等率军镇压。毛昶熙认为捻军起义是官逼民反,官员只顾搜刮民脂民膏,百姓苦不堪言,应该选拔一些精明强干、爱民如子的官员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精明强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回心转意 |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 |
名山大川 |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 |
存而不议 | 唐·独孤及《仙掌铭并序》:“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” |
空谷传声 |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肝胆过人 | |
目不转睛 |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 |
不卑不亢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今天,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,他必须避免硬碰,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。” |
多情善感 | 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 |
危急关头 |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对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。” |
雄心壮志 | 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