苟且偷安的成语故事

拼音gǒu qiě tōu ān
基本解释不求上进;不顾将来;只贪图眼前的安宁。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贪图安逸。
出处宋 苏轼《策略三》:“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,怠惰而不肃,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苟且偷安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苟且偷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老实巴交 |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 |
颐指气使 | 唐 元稹《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》:“今逊等有地千里,有禄万钟,颐指气使,无不随顺,所不足者,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!” |
居重驭轻 | 宋·俞文豹《吹剑录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汉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亲历行阵,习知武事,知居重驭轻之势。” |
皮开肉绽 |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
气象万千 |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” |
半夜三更 | 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小叫的。” |
令人作呕 |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。” |
牛刀小试 | 宋 苏轼《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》诗:“读遍牙签三万轴,欲来小邑试牛刀。”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鲁迅《天花的蔷薇》:“‘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。’乙校不自心虚,怎能给恐吓呢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