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施乐善的成语故事


好施乐善

拼音hào shī lè shàn

基本解释施:给予;乐:喜欢;善:好事。喜欢做善事和施舍,指乐于行善,喜欢施舍。

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5卷:“再说施家,自从施济存日,好施乐善,囊中已空虚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好施乐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好施乐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大公无私 清 龚自珍《论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。”
本位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义,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,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。”
改过迁善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
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:“尸首堆积,惨不忍睹。”
艺高人胆大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6回:“这正是艺高人胆大。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:‘实是半路出家,何必施主追问呢?’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汗牛充栋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视死如归 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