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闻夕没的成语故事


朝闻夕没

拼音zhāo wén xī mò

基本解释早晨闻道,晚上可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

出处三国·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并序》:“朝闻夕没,先民所思,何用诔德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朝闻夕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朝闻夕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食不充口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无那晚夕的。”
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《打董达》第二折:“我儿也,你寻死也,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!”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荒淫无耻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
物腐虫生 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大惑不解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
昂首挺胸 《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
龙腾虎跃 唐 严从《拟三国名臣赞序》:“圣人受命,贤人受任;龙腾虎跃,风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