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身就缚的成语故事


束身就缚

拼音shù shēn jiù fù

基本解释束:捆。束身:自缚。缚:捆绑。比喻不加抵抗,甘愿被人擒捉。

出处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艾被诏书,即遣强兵,束身就缚,不敢顾望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束身就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束身就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含辛茹苦 宋 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
空空荡荡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荡荡,冷冷清清。”
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,不敢交与他。”
正身明法 《晋书 元帝纪》:“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,正身明法,抑齐豪强,存恤孤独,隐实户口,劝课农桑。”
春风风人 汉 刘向《说苑 贵德》:“管仲上车曰:‘嗟兹乎,我穷必矣!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’”
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暴取豪夺 宋 苏轼《策断上》:“国用不足,则加赋于民,加赋而不已,则凡暴取豪夺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
折臂三公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冲锋陷阵 《北齐书 崔暹传》:“冲锋陷阵,大有其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