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作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一经做了官。
出处三国 魏 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游山泽,观鱼鸟,心甚乐之。一行作吏,此事便废。”
例子夫人犹诃遣之。耿曰:“今一行作吏,何得复尔?”(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云梦公主》)
基础信息
拼音yī xíng zuò lì
注音一 ㄒ一ㄥˊ ㄗㄨㄛˋ ㄌ一ˋ
感情一行作吏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谜语往来无白丁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度己以绳(意思解释)
- 歌功颂德(意思解释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释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释)
- 香销玉沉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绝路逢生(意思解释)
- 金蝉脱壳(意思解释)
- 饱学之士(意思解释)
- 为万安计(意思解释)
- 入文出武(意思解释)
※ 一行作吏的意思解释、一行作吏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鸣锣开道 | 鸣锣:敲锣。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;前面差役敲锣;吆喝行人回避。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。 |
正本溯源 | 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溯:寻找。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。 |
初生之犊不畏虎 |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|
乐道安命 |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解铃还须系铃人 |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,仍由谁去解决。 |
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经帮纬国 | 经、纬: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,引申为治理、规划;邦:国家。指治理国家。 |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
高步阔视 | 同“高视阔步”。 |
珠宫贝阙 |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。形容房屋华丽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战天斗地 | 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时不我待 |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