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圭金臬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。圭,观测日影的仪器;臬,靶子。金玉言其贵重。
出处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圣谷篇语》:“国朝《岭南文钞》张南山《圣谷篇》语云:果中有核,肉中有骨,言中有物。三语括尽要旨,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guī jīn niè
注音ㄩˋ ㄍㄨㄟ ㄐ一ㄣ ㄋ一ㄝˋ
繁体玉珪金臬
感情玉圭金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丝来线去(意思解释)
- 薪贵于桂(意思解释)
- 卑谄足恭(意思解释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释)
- 酒囊饭袋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走马观花(意思解释)
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欲速则不达(意思解释)
- 小巫见大巫(意思解释)
- 一弹指顷(意思解释)
- 声色狗马(意思解释)
- 黯然神伤(意思解释)
- 报雠雪恨(意思解释)
- 音容如在(意思解释)
※ 玉圭金臬的意思解释、玉圭金臬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结党营私 |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拔苗助长 |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。 |
过五关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 |
十八层地狱 | 层:重。地狱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,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惨的报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