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
注音ㄔㄨㄥ ㄦˇ ㄅㄨˋ ㄨㄣˊ
成语解释
充耳不闻
繁体充耳不聞
词性动词
⒈ 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拒不听取别人意见。
英turn a deaf ear to;
⒈ 塞住耳朵,装著没听见。形容故意不理会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引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第三〇出》:「边陲告急,司转运者,充耳不闻。」
近置之不闻 置若罔闻 视而不见
反洗耳恭听
1.李淳却是充耳不闻,如今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,只是反复记诵着柳絮剑法的几句歌诀。
2.清政府确已不堪救药,对各种警劝充耳不闻,一意孤行,仍要大权独揽,结果便是众叛亲离,真正“动摇国本”,最终垮台。
3.在最后的几天里,他一直对他自己国民的呼声充耳不闻,对人民对他和他统治的不满视而不见。
4.老板没有采取任何意见,我们没有充耳不闻。
5.难道我们愿意成为对获得自由这样休戚相关的事视而不见,充耳不闻的人吗?
6.谁对穷人的哀求,充耳不闻,他呼求时,也不会得到应允。
7.我充耳不闻他们的编派。
8.但政府对他们的担忧充耳不闻。
9.你怎能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呢?
10.老师讲了半天,你却充耳不闻,一句也没听进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