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觳觫伏罪觳觫伏罪的意思
zuì

觳觫伏罪



觳觫伏罪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觳觫:恐惧得发抖的样子。指惶恐认罪。
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”

例子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2回:“公子宋随班行礼,全无觳觫伏罪之语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hú sù fú zuì

注音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

繁体觳觫伏辠

感情觳觫伏罪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认罪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觳觫伏罪的意思解释、觳觫伏罪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债台高筑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。形容欠债很多。
经史子集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。
师心自是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
死要面子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
富贵骄人 富:有钱;贵:指有地位。有财有势,盛气凌人。
歇斯底里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
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。
龙腾虎跃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
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极重不反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
偃旗息鼓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
融会贯通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
不置可否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
冲锋陷阵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
倒裳索领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
举直错枉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
地丑德齐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
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。
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
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。
束身受命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
困兽犹斗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
张徨失措 见“张皇失措”。
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;自己怜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独失意;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。
无微不至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