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救难解危救难解危的意思
jiùnánjiěwēi

救难解危



救难解危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。

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4回:“这两个女子,便都有些盗贼意思,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,救难解危,方是修仙正路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jiù nán jiě wēi

注音ㄐ一ㄡˋ ㄋㄢˊ ㄐ一ㄝˇ ㄨㄟ

繁体捄難解危

感情救难解危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救难解危的意思解释、救难解危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反哺之私 反哺:幼鸟长大后,衔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养育之恩。
来去无踪 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。
用智铺谋 运用智力,设谋略。亦作“用计铺谋”。
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。
零光片羽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
沟满壕平 形容饱满。
箪瓢屡空 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
恶衣恶食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穷家富路 指居家应节俭,出门则要多带盘缠,免遭困窘。
臭名远扬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
举重若轻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。
处实效功 处:办理。效:效验,效果。功:功绩,成效。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,讲究功效。
三人行,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
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十羊九牧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过而能改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
困而不学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
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。
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
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
尘外孤标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
断香零玉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
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
倒裳索领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