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ǎn

险阻


拼音xiǎn zǔ
注音ㄒ一ㄢˇ ㄗㄨˇ

繁体險阻

险阻

词语解释

险阻[ xiǎn zǔ ]

⒈  道路险恶难行,不易通过。

这一段山路真是险阻难行。

(of roads) dangerous and difficulty;

引证解释

⒈  险要阻塞之地。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 躬擐甲胄,跋履山川,踰越险阻,征东之诸侯。”
唐 韩愈 《送郑尚书序》:“依险阻,结党仇,机毒矢以待将吏。”
清 恽敬 《浙江分巡李公墓表》:“歷险阻,忍饥渴,以致得疾。”
陈毅 《昆仑山颂》:“地大势高无险阻,到处川原一綫平。”

⒉  险要。
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羯霜那国》:“山极峭峻,虽有狭径,加以险阻,两傍石壁,其色如铁。”

⒊  喻艰难困苦。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 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 晋国,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”

国语辞典

险阻[ xiǎn zǔ ]

⒈  地势艰险阻塞,崎岖难行。

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「从是观之,地形险阻,奚足以霸王矣。」
《薛仁贵征辽事略》:「过此山别无险阻,散漫平坦,直到平壤城。」

平坦

⒉  比喻遭受的困难挫折。

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上》:「朕起自寒微,艰难险阻,身备尝 之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险阻"的意思解释、险阻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他早已下了赴汤蹈火的决心,要挑战任何艰难险阻。

2.太多的艰难险阻横亘在前让人知难而退,一旦一退再退,大道便只是蹉跎岁月的梦幻泡影。

3.栈山航海:指跋山涉水,逾越险阻。

4.盘根错节,可以验我之才;波流风靡,可以验我之操;艰难险阻,可以验我之思;震撼折衡,可以验我之力;含垢忍辱,可以验我之节。曾国藩

5.困难是迈人理的第一步,不论遇到惊涛骇浪的灾难,或狂风暴雨的险阻,凡是可以安然渡过这些困难的人,不管现在是十八岁也好,八十岁也罢,都将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。

6.从来不觉得爱应该多么百转千回,也不觉得爱应该多么浩浩荡荡,好的爱情,就是你认真看他的时候,就知道那就是你要找的人,你心里明白,无论艰难险阻,你都不会因为什么**恶俗的理由退缩。苑子豪

7.,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,从学生时代起就应该立下壮志凌云,不畏艰难险阻,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。

8.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,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,我们都能对付。

9.嗟薄祜兮遭世患。宗族殄兮门户单。身执略兮入西关。历险阻兮之羗蛮。山谷眇兮路漫漫。眷东顾兮但悲叹。冥当寝兮不能安。饥当食兮不能餐。

10., 遍体鳞伤的他们,坚持勇敢地前行着。不管前方有多少的艰难险阻,即使赌上这辈子所有的运气,我们也一定要走到一起。我要我们好好的,我要我们在一起。水阡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