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énzhì

人质


拼音rén zhì
注音ㄖㄣˊ ㄓˋ

繁体人質
词性名词

人质

词语解释

人质[ rén zhì ]

⒈  为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接受某项条件而拘留的人。

他必须把他的母亲、妻子和儿子留下来作为人质。

pawn;

⒉  通常指被交给另一方的人,以作为对交付人或交付机构的良好意图的保证。

hostag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的实体。

南朝 梁 范缜 《神灭论》:“人之质非木质也,木之质非人质也。”

⒉  指人的体魄。

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唐 襄州 赵康凝 令公,世勋嗣袭,人质甚伟。”
《宋史·世家传四·南汉刘氏》:“有 余延业 者,人质么么。”
清 顾炎武 《莱州》诗:“山形当斗入,人质并魁梧。”

⒊  被对方拘留作为抵押的人。多用以迫使对方履行诺言,或向对方有所要挟。

李大钊 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“康妙恩”》:“他们向 介尔士 提出以在‘康妙恩’手下的一切的人质换回 卜郎魁氏。”
陈白尘 《大风歌》第四幕:“太后谋害 齐 王未成,便留他在朝,作为人质。”

国语辞典

人质[ rén zhì ]

⒈  为了取信于对方而作为抵押,或为对方所拘留的人,称为「人质」。

英语hostage

德语Geisel (S)​

法语otage

分字解释


※ "人质"的意思解释、人质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,歹徒会提出种种要求或威胁,或者对人质百般折磨。

2.几个警察忙着搀扶人质,一面给她推拉搭脉,不多时,这位神奇的女子居然悠悠睁开双目,长长地嘘了口气,众警察放了心。

3., 日本与北朝鲜同样具有侵略历史问题,同时被北朝鲜绑架的日本人质问题依然久拖未决。

4.被隔离的人质;潮池里孤立无援的鱼;旅行者被大风雪放逐到无人岛上。

5.许多美国人仍记得1979年伊朗的革命势力占领美国大使馆并将使馆官员作为人质扣押了444天,在他们眼中,伊朗是一个分外危险的国家。

6.为了哀悼上星期日在马尼拉发生的八位人质事件遇难者,香港决定让国旗和区旗下半旗。哀悼仪式在香港会议中心户外举行。

7.在菲律宾奎松城,人们点燃蜡烛悼念遇害人质。

8.对他们来说,充当人质的厄运已经结束了。

9.2小时后,黄某丢下人质,从城郊办事处杨河村一空屋仓皇逃窜,悦悦随即被民警解救。

10.通货膨胀和伊朗人质危机已经让吉米.卡特忙得不可开交了,这个烫手山芋可不是他想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