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āng

不臧


拼音bù zāng
注音ㄅㄨˋ ㄗㄤ

不臧

词语解释

不臧[ bù zāng ]

⒈  不善,不良。犹不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善,不良。

《诗·邶风·雄雉》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
南朝 梁 任昉 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“他人之善,若己有之;民之不臧,公实貽耻。”
明 无名氏 《四贤记·迁擢》:“间有一二不臧者,已经明斥其非,使令改过迁善。”

⒉  犹不吉。

《魏书·姚苌传》:“王者无戏言,此将不臧之徵也。”
《北史·僭伪附庸传·赫连定》:“俄而羣狐百数,鸣於其侧, 定 命射之,无所获。恶之曰:‘所见亦大不臧,咄咄天道,復何言哉!’”

国语辞典

不臧[ bù zāng ]

⒈  不善。

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「谋臧不从,不臧覆用。」
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:「规摹逾溢,不度不臧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不臧"的意思解释、不臧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一百十七、最得意的治水建设,却垮的有如豆腐渣工程,170公尺大范围崩塌,台南港尾沟溪的疏洪道在完工短短19天后就崩塌,检调单位分案调查其中是否有人谋不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