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ā

痧子


拼音shā zǐ
注音ㄕㄚ ㄗˇ

痧子

词语解释

痧子[ shā zi ]

⒈  麻疹的俗称。

measles;

引证解释

⒈  痲疹的俗称。参见“痲疹”。

⒉  指霍乱、中暑等急性病。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﹝店主人﹞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,一把子麻秸,连刮带打……説:‘不相干儿了;可还靠不住,这痧子还怕回来。要得放心,得用针扎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痧子[ shā zi ]

⒈  麻疹的俗称。参见「麻疹」条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痧子"的意思解释、痧子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麻疹俗称“疹子”、“痧子”,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,间接传播很少。

2.当时的桂林时常遭日军的猛烈轰炸,钨锑联运外也因遭炸而搬迁到城外,人们天天躲警报,我的一个哥哥因出痧子跑警报受凉受潮,病情恶化,在战乱中丧命。

3.麻疹俗称“痧子”,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据卫生部门监测数字显示,今年全国麻疹暴发疫情明显多于往年,而且时间提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