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ún

巡抚


拼音xún fǔ
注音ㄒㄨㄣˊ ㄈㄨˇ

繁体巡撫

巡抚

词语解释

巡抚[ xún fǔ ]

⒈  古代官名,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、民政大臣,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、民政的官员。

imperial inspector; provincial governo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巡察安抚。

汉 班固 《车骑将军窦北征颂》:“亲率戎士,巡抚疆城。”
《北齐书·后主纪》:“是月,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人户。”
《明史·太祖纪三》:“乙丑,皇太子巡抚 陕西。”

⒉  官名。 明 洪熙 元年始设巡抚专职。 清 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,总揽全省军事、吏治、刑狱、民政等,职权甚重。

《明史·宣宗纪》:“大理卿 胡概 、参政 叶春 巡抚南畿 浙江,设巡抚自此始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朝廷见他强干精明,材堪大用,便放了 四川 巡抚。”
《清史稿·职官志三》:“巡抚,掌宣布德意,抚安齐民,修明政刑,兴革利弊,考覈羣吏,会总督以詔废置。”

⒊  指任巡抚之职。

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三:“﹝ 乾隆 ﹞五十九年, 毕秋帆 先生奉命巡抚 山东。”

国语辞典

巡抚[ xún fǔ ]

⒈  巡视安抚。

汉·班固〈窦将军北征颂〉:「亲率戎士,巡抚疆域。」
《晋书·卷四十六·刘颂传》:「咸宁中,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、扬。」

⒉  职官名。明代始设,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。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,总揽一省的军事、吏治、刑狱、民政等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巡抚"的意思解释、巡抚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顺天巡抚合咨前去,烦为遵照明旨内事理,钦遵查照施行。

2.话说巡抚大人一生廉俭自持,刚见了陈家送来下聘的礼单之时颇不乐意,只愿按一成数量收礼,生怕玷污清名。

3.还是一边的浙江巡抚潘汝桢虽说是个篾片,但这种救冷场、烘闹局的功夫却是真真正正的炉火纯青。

4.朝廷任命邢大人为*弯巡抚,加兵部尚书衔、少子少保,以及赏三眼花翎,赐穿黄马褂,其封赏虽说前无古人、殊荣之极,但却也是名实相符,令人心服口服。

5.于是窥探耶稣,打发奸细装作好人,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,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。

6.礼部尚书那数万字的慷慨激昂,一下子将浙江全省上至巡抚、布政使,下至知州、知县参了个够,仔细计算下来,浙江全省有半数以上官员要被撤职查办。

7.朝廷任命邢大人为*弯巡抚,加兵部尚书衔、少子少保,以及赏三眼花翎,赐穿黄马褂,其封赏虽说前无古人、殊荣之极,但却也是名实相符,令人心服口服。

8.同时精选“一钱太守、二不尚书、三汤巡抚、四知先生”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抚宁本地廉吏翟鹏、张巨两位务实为民的故事,对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进行宣传。

9.广西巡抚潘鼎新正躺在房间的烟塌上津津有味的抽着**,一个浓妆艳抹女子跪在旁边给他装烟点火。

10.傅恒博闻强记,加之此事发生不久,被新任山西巡抚刘墉查出后造成轰动,是以张口就来,却一时间猜不透乾隆提起此事的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