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íngjiào

名教


拼音míng jiào
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ㄠˋ

名教

词语解释

名教[ míng jiào ]

⒈  名声与教化。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名声与教化。

《管子·山至数》:“昔者 周 人有天下,诸侯宾服,名教通於天下。”

⒉  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。
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献帝纪》:“夫君臣父子,名教之本也。”
三国 魏 嵇康 《释私论》:“矜尚不存乎心,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。”
宋 曾巩 《上杜相公书》:“重名教,以矫衰弊之俗。”
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干王洪宝制》:“或为干城之选,则当奏绩於疆埸;或为礼乐之司,则宜建功於名教。”
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五十七》:“明明是现代人……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。”

国语辞典

名教[ míng jiào ]

⒈  名分与教化。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与伦常道德为准则的礼法。

《管子·山至数》:「昔者周人有天下,诸侯宾服,名教通于天下,而夺于其下,何数也。」
《晋书·卷四九·阮籍传》:「见司徒王戎,戎问曰:『圣人贵名教,老庄明自然,其旨同异?』瞻曰:『将无同。』戎咨嗟良久,即命辟之。时人谓之『三语掾』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名教"的意思解释、名教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其变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力主排挤满族贵族统治,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,为兴民权摇旗呐喊,振臂高呼。

2., 除此之外,儒家还以纲常名教为主,以仁义忠孝智为干,汇成一套王道之剑。

3.吾国向以名教为大防,经四千年之胚胎变化,自有不可磨灭者存。乃或偏于理想,毁弃一切,不做实事,专说大话,未得外国之一长,先抛本国之所有,天性浇薄,传染成风,本之不存,叶将焉附?袁世凯

4., 这位名教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创造性人才,真可谓河汾门下,非同寻常。

5.在两名教师的注视下,她打开了一个素色球.

6.做一名教师,须要有丰富的知识,更须要有高尚的品德。

7.与会学者们一致认为,当年“竹林七贤”的“竹林之游”主张个性解放、思想解放,冲破名教思想束缚,可以和西方文艺复兴相媲美。

8.而世间流传的《抱朴子内篇》乃后人伪作,混以儒家纲常名教,变得不伦不类。

9.他们所要保守的,是洋人所不可企及的那些中国传统的宝贝,就是中国数千年奉若天条的所谓纲常名教,说白了,就是君主*制制度和宗法制度。

10.9月8日,上海首个面向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奖教金项目“阿斯利康特殊教育奖教金”举行颁奖典礼,周宝妹等11名教师获得表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