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éshéng

结绳


拼音jié shéng
注音ㄐ一ㄝˊ ㄕㄥˊ

繁体結繩

结绳

词语解释

结绳[ jié shéng ]

⒈  在文字产生以前古人用绳子结扣来记事,相传大事打大结,小事打小结。现在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有用结绳来记事的。

nettling; tie knot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上古无文字,结绳以记事。

《易·繫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结绳者, 郑康成 注云,事大大结其绳,事小小结其绳,义或然也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钧世》:“若舟车之代步涉,文墨之改结绳,诸后作而善於前事。”
后以指上古时代。 晋 孙绰 《喻道论》:“夫时移世异,物有薄淳,结绳之前,陶然太和。”
明 徐渭 《代云南策问》之三:“自结绳以后至三王五帝。”

国语辞典

结绳[ jié shéng ]

⒈  将绳子打结。

如:「童军老师教我们许多结绳的方法。」

⒉  上古无文字,以绳作结为记事的方法。参见「结绳记事」条。汉·许慎〈说文解字序〉: 「及神农氏结绳为治,而统其事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结绳"的意思解释、结绳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,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*,从门外汉到专才,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信息时代的来临,教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整个过程。正像人们所共识的那样:社会的发展依靠教育,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师。教师的默默辛劳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。

2.人类最初结绳纪事,后来发明了文字,刻在泥版上、甲骨上、竹简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