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记


拼音bǐ jì
注音ㄅ一ˇ ㄐ一ˋ

繁体筆記
词性名词 动词


笔记

词语解释

笔记[ bǐ jì ]

⒈  用笔所做的记录。

听课笔记。
记笔记。

note;

⒉  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,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。

a type of literature consisting mainly of short sketches;

笔记[ bǐ jì ]

⒈  用笔记录。

take down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称散文为笔,与韵文相对时,称笔记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:“路粹、杨修,颇怀笔记之工; 丁仪、邯郸,亦含论述之美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:“温太真 之笔记,循理而清通,亦笔端之良工也。”
南朝 梁 王僧孺 《太常敬子任府君传》:“辞赋极其精深,笔记尤尽典实。”

⒉  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。内容大都为记见闻,辨名物,释古语,述史事,写情景。其异名则有随笔、笔谈、杂识、札记等。
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》:“烧掉房子的事,据 宋 人的笔记说,是开始于 蒙古 人的。”
洪深 《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》第四章三:“现在引 明 人笔记一则为例。”

⒊  用笔记录。亦指听课、听报告、读书时所作的记录。

鲁迅 《故事新编·出关》:“过不多久,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 老子,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,加上国语不大纯粹,所以谁也不能笔记。”
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三七章:“土改队员和一些认得了多少字的人……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。”
孙犁 《秀露集·新年为天津团讯作》:“读完一本书,要作一点笔记,以加深你对这本书的印象。”

国语辞典

笔记[ bǐ jì ]

⒈  随笔记录的文字。如陆游的《老学庵笔记》。

札记

⒉  记录。

如:「上课笔记」、「演讲笔记」。

⒊  一种文体。大抵杂记见闻、辨订俗譌、或综述古义。

宋·王僧孺〈太常敬子任府君传〉:「辞赋极其精深,笔记尤尽典实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笔记"的意思解释、笔记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多台电脑上使用同一个GPG密钥而不论这些机器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,也不管它们位于家中还是办公室。

2.皇帝口述的命令也是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由朱笔记录,再由内阁撰拟诏谕颁发。

3.《沙海》是吴邪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。在《盗墓笔记》的读者看来是一曲悲歌,它壮烈凄凉难以言说,因为它将一个普通人推向了神的危坛,让他义无反顾切断了自己所有的退路。失去天真是人生的必然,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他一样执着至此,令人无奈和心疼。南派三叔

4.无言之后百无聊赖,套着教授的路数说话无聊,搅和教授的方阵更是无聊,自说自话就算是读书笔记——无聊变有聊了。

5.但是你知道么,关于性还有很多美妙角落等着你去发掘,我们将在这里提供性知识完美补完资源,记笔记吧少女!

6.陈兴东把书本和笔记本分门别类放到书桌上和抽屉里,这时他拿起一个道林纸的硬壳笔记本看了看,便打开封面。

7., 偶然回想,已踏过的岁月。有多少值得保留,又有多少需要删除。泛黄的笔记,是那般陈旧。这年头什么最珍贵?

8.少女们不仅这么你一句我一句,莺歌燕语,叽叽喳喳,还把各种东西往龙隐脑袋上挤,最多的就是手机,还有笔记本,这十几个女孩就这么挤在一起,把龙隐围在里面出不去。

9.道光年间,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的作者梁晋竹在其祖父的笔记中发现一诗:“惆怅渔洋句漫猜,看山谷下独徘徊。

10.你用镜头拍摄世间的纷繁,你用话筒播报世间的真情,你用纸笔记录世间的点滴,你用勤劳谱出世间的美丽,亲爱的记者朋友,记者节向你致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