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únshé

唇舌


拼音chún shé
注音ㄔㄨㄣˊ ㄕㄜˊ

繁体脣舌
词性名词

唇舌

词语解释

唇舌[ chún shé ]

⒈  比喻言辞、议论。参见:唇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比喻言辞、议论。

唐 元稹 《酬乐天见寄》诗:“前日诗中高盖字,至今唇舌遍 长安。”
元 关汉卿 《拜月亭》第三折:“我这心儿里牵掛处无些,直睡到冷清清宝鼎沉烟灭,明皎皎纱窗月影斜,有甚唇舌。”
清 孙枝蔚 《自怜》诗:“向人唇舌虽然好,在世头颅已可知。”
赵树理 《小二黑结婚》六:“后来村长问了问情由,费了好大一会唇舌,才给她们调解开。”

⒉  脣舌:犹口舌。指劝说、争辩、交涉时的言语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汉武帝 乳母尝於外犯事,帝欲申宪,乳母求救 东方朔,朔 曰:‘此非脣舌所争。’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三回:“这番话,姑娘在屋里听了个逼清,算省了 安老爷 的脣舌了。”

⒊  指毁谤、挑拨的言词。

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虽復破絶筋骨,暴露形骸,犹復制於脣舌,为嫉妒之臣所係虏耳。”
唐 韩愈 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遭脣舌之纷罗,独陵晨而孤雊。”
五代 齐己 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未似是非脣舌危,闇中潜毁平人骨。”

⒋  比喻口才或议论。

《汉书·楼护传》:“护 字 君卿,为人短小,精辩,议论常依名节,听之者皆竦。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, 长安 号曰‘ 谷子云 笔札, 楼君卿 脣舌’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杜钦 文辨, 楼护 脣舌。”

国语辞典

唇舌[ chún shé ]

⒈  比喻口才。

《汉书·卷九二·游侠传·楼护传》:「谷子云笔札,楼君卿唇舌。」

⒉  言语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四回》:「为这件事,不知费了多少唇舌!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唇舌"的意思解释、唇舌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费尽唇舌,说破了嘴,准保户仍不愿相信,天有不测风云的事实无所不在,何不让他看看别人刻骨铭心的经验呢?

2.我不会徒费唇舌辩论的,我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呢。

3.对这种蛮不讲理的人,你没有必要多费唇舌。

4.但你们不安于思想的表达时,你们便开始说话;当你们再也无法居住于心灵的寂寞时,你们将移居于唇舌间,而声音则成为一种消遣。

5.一路上基本还是荒无人烟,即便路过一个村镇却也是不见几个人影,家家都是紧闭门户,不见外人,只有费尽唇舌说明自己的身份才能获得留宿。

6.我的心灵告诫我,它教我去倾听并非唇舌和喉咙发出的声音。在心灵告诫我之前,我的听觉迟钝,只听到喧闹和呼喊。可是现在,我能倾听寂静,听到它的合唱队正唱着时光的颂歌和太空的赞美诗,宣示着隐幽的奥秘。

7.我的心灵告诫我,它教我去倾听并非唇舌和喉咙发出的声音。在心灵告诫我之前,我的听觉迟钝,只听到喧闹和呼喊。可是现在,我能倾听寂静,听到它的合唱队正唱着时光的颂歌和太空的赞美诗,宣示着隐幽的奥秘。纪伯伦

8.的确,我的口只畅谈真理,我厌恶虚诈的唇舌。

9.我实在气不过,所以明知是对牛弹琴,白费唇舌,我还是说了。

10.杨雪莲似乎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之枉费唇舌,就问那女人要不要凑伞一块儿走,那女人说有人来接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