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


拼音mù xù
注音ㄇㄨˋ ㄒㄨˋ
词性名词

苜蓿

词语解释

苜蓿[ mù xu ]

⒈  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( Medicago sativa ),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,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,在旱季可生存,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,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。

alfalfa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大苑语buksuk的音译。植物名。豆科,一年生或多年生。原产 西域 各国, 汉武帝 时, 张骞 使 西域,始从 大宛 传入。又称怀风草、光风草、连枝草。花有黄紫两色,最初传入者为紫色。可供饲料或作肥料,亦可食用。 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﹝ 大宛 ﹞俗嗜酒,马嗜苜蓿。

汉 使取其实来。於是天子始种苜蓿、蒲陶肥饶地。及天马多,外国使来众,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、苜蓿极望。”
唐 薛令之 《自悼》诗:“朝日上团团,照见先生盘。盘中何所有,苜蓿长阑干。”
明 姚士粦 《见只编》卷中:“海盐 翁学训 严之,寿昌 人。为人严正,而接士宽厚。官贫斋冷,苜蓿自甘,未尝与寒生计束修已上。”

⒉  马嗜苜蓿,故亦用作马的代称。

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嘶风则苜蓿千群,卧野则騊駼万帐。”

国语辞典

苜蓿[ mù sù ]

⒈  植物名。豆科苜蓿属,二年生草本。叶互生,有柄,小叶倒卵形或倒心脏形,先端圆形或凹入。春天由叶腋抽花梗,开黄色蝶形花。荚果螺旋形,边缘具毛状突起。可供蔬食、饲料、肥料等用。

英语lucerne, alfalfa

德语Schneckenklee (lat: Medicago)​ (Eig, Bio)​

法语Luzerne (genre)​

分字解释


※ "苜蓿"的意思解释、苜蓿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袅袅炊烟淡去,晚风送来城北桑榆树林的清凉潮气,也送来接近成熟的苜蓿芽草沁人心脾的芬芳。

2.在结荚期适当的补充水分,有利于苜蓿籽粒饱满。

3.一群群金色的蜜蜂,像一片片金色的云,铺天盖地地向百花盛开的苜蓿地扑去。

4.罗勒,牛至,小番茄,苜蓿种子还有薄荷都能在你家厨房窗户那里种植。

5."诚然诚然,"文森特先生隔桌曰,"一语道破,如此膘肥体壮之公牛,从未在三叶苜蓿129上拉过屎。

6.2001年7月,此地成为我省盐碱地灾害治理示范区,种上了草木犀、紫花苜蓿、星星草、羊草……一年下来,草长莺飞,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。

7.我是被定型了的品种,已经是苜蓿,开着紫色花,无法让它开出玫瑰。

8.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典型旱农区域,发展苜蓿草业,走农牧结合的道路,是繁荣区域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