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āng

大邦


拼音dà bāng
注音ㄉㄚˋ ㄅㄤ

大邦

词语解释

大邦[ dà bāng ]

⒈  大国。

⒉  大的州郡。

⒊  大的都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大国。

《书·武成》:“大邦畏其力,小邦怀其德。”
孔 传:“言天下诸侯,大者畏威,小者怀德。”
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蠢尔蛮荆,大邦为讎。”
郑玄 笺:“大邦,列国之大也。”
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﹝ 康拉德 ﹞领其从者,建大邦於海上。”

⒉  大的州郡。

汉 朱浮 《为幽州牧与彭宠书》:“岂有身带三綬,职典大邦,而不顾恩义,生心外叛者乎!”
唐 韩愈 《河南府同官记》:“於时 河东公 为左僕射宰相,出藩大邦,开府 汉南。”

⒊  大的都会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“南京 是个大邦,你的才情到那里去,或者还遇着个知己,做出些事业来。”

国语辞典

大邦[ dà bāng ]

⒈  大国。

《文选·陆机·辩亡论》:「于时大邦之众,云翔电发。」
《文选·潘尼·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》:「初祁大邦,惟桑惟梓。」

⒉  大城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此番到大邦去处,或者走出些遇合来也不可知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大邦"的意思解释、大邦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大邦者下流,天下之牝,天下之交也。牝常以静胜牡,以静为下。故大邦以下小邦,则取小邦;小邦以下大邦,则取大邦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邦不过欲兼畜人,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

2.大邦以下小邦,则取小邦;小邦以下大邦,则取大邦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邦不过欲兼畜人,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夫两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

3.大邦者下流,天下之牝,天下之交也。牝常以静胜牡,以静为下。故大邦以下小邦,则取小邦;小邦以下大邦,则取大邦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邦不过欲兼畜人,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夫两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