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ósāng

国丧


拼音guó sāng
注音ㄍㄨㄛˊ ㄙㄤ

繁体國喪

国丧

词语解释

国丧[ guó sāng ]

⒈  旧指皇帝、皇后、太上皇、太后的丧事,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宴乐婚嫁,以示哀掉。

state funeral;

引证解释

⒈  帝、后之丧,臣民缟素,停止宴乐婚嫁,称国丧。

《东观汉记·廉范传》:“章和 二年,帝崩, 范 奔赴 敬陵 ……或谓 麟 曰:‘故 蜀郡 太守 廉叔度,好賙人穷,今奔国丧,当是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国丧[ guó sāng ]

⒈  旧日称帝后之丧,现多指国家元首或副元首之丧。

《书经·康王之诰》汉·孔安国·传:「臣卫来朝而遇国丧,遂因见新王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国丧"的意思解释、国丧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一百十八、不违背农时,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,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;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,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,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;不在冬夏两季兴师,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。

2.1860年10月,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批准了《中英北京条约》、《中法北京条约》、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