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鸣鼓而攻鸣鼓而攻的意思
míngérgōng

鸣鼓而攻


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
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

成语解释 鸣鼓而攻

繁体鳴鼓而攻

鸣鼓而攻

词语解释

鸣鼓而攻[ míng gǔ ér gōng ]

⒈  语出《论语·先进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”后以“鸣鼓而攻”形容公开宣布罪状,加以声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省作“鸣攻”。

语出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季氏 富於 周公,而 求 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构衅》:“先生须索鸣鼓而攻,免使得罪圣门名教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:“他们竟自闭门不出,还道我不是安分之徒,竟大家‘鸣鼓而攻’起来。”
郭沫若 《沸羹集·新文艺的使命》:“作家以他的文笔活动来动员大众,努力实际工作,而竟目之为‘从政’,不惜鸣鼓而攻,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,简直是一种诬蔑!”
唐 杜牧 《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》:“仗义悬无敌,鸣攻故有辞。”

国语辞典

鸣鼓而攻[ míng gǔ ér gōng ]

⒈  群起声讨。

《论语·先进》:「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『非吾徒也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』」
《儿女英雄传·第三九回》:「如今见我这等回来,他们竟自闭门不纳,还道我不是安份之徒,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鸣鼓而攻"的意思解释、鸣鼓而攻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对于这些耻辱,如果听之任之而不鸣鼓而攻之,则是我们全社会的耻辱。

2.他作恶多端,群众鸣鼓而攻之。

3.他作恶多端,大家联合起来鸣鼓而攻。

4.他作恶多端,大家联合起来鸣鼓而攻。

5.倘若连“小子鸣鼓而攻之”的声音也哑下去了,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。

6.假如中间存在有关部门向恶行暗送秋波或作无力状,我们必须鸣鼓而攻之。

7.倘若连“小子鸣鼓而攻之”的声音也哑下去了,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。

8.而“*访”工作本身,不仅历来毁誉参半、誉者“拊掌颂之”毁者“鸣鼓而攻之”,更重要的是有时在许多方面呈现出的是触目惊心的事实。

9.他作恶多端,群众鸣鼓而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