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尾大不掉尾大不掉的意思
wěidiào

尾大不掉


拼音wěi dà bù diào
注音ㄨㄟˇ ㄉㄚˋ ㄅㄨˋ ㄉ一ㄠˋ

成语解释 尾大不掉

尾大不掉

词语解释

尾大不掉[ wěi dà bù diào ]

⒈  兽类尾巴过长,摇摆起来困难。比喻下强上弱难以控制调动。

二百余年,自相崇树,虽朝廷有时命帅,而世人多务逐君。习若忘非,尾大不掉,非一朝一夕之故也。——《旧唐书·朱克融等传论》

leadership rendered ineffectual by recalcitrant subordinate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比喻属下势强,不听从调度指挥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”
宋 李纲 《再与吴元中书》:“国初,以 唐 为鉴,削方镇之权,以絶尾大不掉之患,是矣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传教》:“西字日报论教士之擅权,教民之梗化,已成尾大不掉之势。”
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陈绛和王耿的案件》:“上边用人行政没有精明强干的宰相和他的寮属认真负责,下边的地方官吏则为所欲为,实际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。”

⒉  比喻事物前轻后重,难以驾驭的现象。

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国事二·陈友谅始末略》:“今乘尾大不掉之舟,损兵弊甲,迟迟与吾相持。”
朱自清 《<你我>自序》:“《你我》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;变成那样尾大不掉,却非始料所及。”

国语辞典

尾大不掉[ wěi dà bù diào ]

⒈  尾巴过大就不易摆动。比喻下属的势力强大,在上者难以驾驭。语出后亦比喻事物因本末关系倒置,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。明·郎瑛也作「末大不掉」、「尾大难掉」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「所谓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」
《七修类稿·卷八·国事类·陈友谅始末略》:「今乘尾大不掉之舟,损兵弊甲,迟迟与吾相持。」

英语large tail obstructs action (idiom)​; bottom heavy, fig. rendered ineffective by subordinates

分字解释


※ "尾大不掉"的意思解释、尾大不掉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官场的内耗,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,尾大不掉,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,像吹出的肥皂泡,体积越来越庞大,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,越来越脆弱,然后一触即破。

2.要想使这厂子搬迁,还真有点尾大不掉的感觉。

3.要想使这厂子搬迁,还真有点尾大不掉的感觉。

4.昔日平定王敦之乱后,为表彰各路勤王诸侯的忠心,先帝特别御赐其管辖区内的行政治权,然而对江北二镇封赏太过,后渐成尾大不掉之势。

5.因为国营企业工人几乎是铁饭碗,而修法后的社会保险甚至更坚固,刺激经济方案将使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留下尾大不掉的烂摊子。

6.倘若是自己的话,刚刚冒出这样的苗头就用雷霆手段打压下去,决计是不会成了今日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。

7.两种人当丞相不能用:第一种就是过于精明能干,这种人往往恃才傲物,目空一切,最后必然发展成功高盖主,尾大不掉。第二种人就是质地平庸,明哲保身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人,这种人虽然保险,但却会累死了皇上。

8.官场的内耗,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,尾大不掉,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,像吹出的肥皂泡,体积越来越庞大,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,越来越脆弱,然后一触即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