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养廉银养廉银的意思
yǎngliányín

养廉银


拼音yǎng lián yín
注音一ㄤˇ ㄌ一ㄢˊ 一ㄣˊ

繁体養廉銀

养廉银

词语解释

养廉银[ yǎng lián yín ]

⒈  清制,官吏于常俸之外,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,曰“养廉银”。文职始于雍正五年,武职始于乾隆四十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清 制,官吏于常俸之外,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,曰“养廉银”。文职始于 雍正 五年,武职始于 乾隆 四十年。参阅 徐珂 《清稗类钞·礼制·养廉》。

清 黄辅辰 《戴经堂日钞》:“户部拟款八条……提各省裁减文武养廉银。”
亦省称“养廉”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二:“雍正 间,耗羡归公,定直省各官养廉,由 世宗 之独申睿断,因时制宜。”
孙中山 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加之厚其养廉,永其俸禄,则无瞻顾之心,而能专一其志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养廉银"的意思解释、养廉银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他不抽烟,只把玩着五冬六夏从不离身的一把湘妃竹扇,沉吟良久才道:“火耗归公发养廉银,损了官员收项,士民一体当差纳粮,又损富益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