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诗文 > 翻译及注释

《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》翻译及注释

宋代苏轼

我行日夜向江海,枫叶芦花秋兴长。

译文:我日夜兼行向着那遥远的江海,枫叶芦花点缀得秋天情趣深长。

注释:芦花:芦絮,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。秋兴:因秋而起的感怀。

长淮忽迷天远近,青山久与船低昂。

译文:淮水缥渺不明,天际忽远忽近,岸边的青山随着船儿低落高涨。

注释:长淮:宽阔的淮水。低昂:时高时低。

寿州已见白石塔,短棹未转黄茅冈。

译文:已能望到寿州那高高的白石塔,小小的船儿还不曾绕过黄茅冈。

注释:白石塔:洁白石头砌成的塔。棹:船浆。黄茅冈:泛指长有黄草的山冈。

波平风软望不到,故人久立烟苍茫。

译文:波平风柔仍然看不见老朋友啊,只因他们久立的地方烟云迷茫。

注释:软:柔和。故人:指送行人。苍茫:模糊迷茫的样子。

苏轼简介
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...〔 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