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诗文 > 翻译及注释

《宿赞公房》翻译及注释

唐代杜甫

杖锡何来此,秋风已飒然。

译文: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?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。

注释:杖锡:手持锡仗。锡仗,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,上有四股十二环,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。比丘向人乞食,到门口,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,以让人知道。飒然: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。

雨荒深院菊,霜倒半池莲。

译文: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,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。

放逐宁违性,虚空不离禅。

译文: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?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。

注释:宁:岂能。虚空:荒野无人之处。赞公土室在山野。

相逢成夜宿,陇月向人圆。

译文:今夜与您相逢共宿,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。

注释:陇月:洁白明亮的月亮。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