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高考作文优秀4篇


在学习、工作乃至生活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,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,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、自己能明白的语言,向开展的、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、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,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广东高考作文优秀4篇,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。

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篇一

天空,灰蒙蒙的。寒风,凛冽地吹着,没有停的时候。

一个人,静静地漫步在铁路上,野菊的清香扑鼻而来,夹杂着淡淡泥土的气息,附近村落不时传来鸡和狗的叫声,隐隐约约还有孩子的哭声。

走累了,坐在铁轨上,眺望着远方。忧郁?烦闷?厌倦?还是孤独?我始终想不明白,什么事也不想做,只想一个人发呆……收回了我的视线,正准备起身往回走,忽然,一块非常漂亮的鹅卵石映入我的眼帘。冥冥之中似乎觉得它正传递着一些关于生命的讯息,这正是我所迷茫的。

它看起来是一个椭圆球体,表面无比光滑,没有精巧的结构,没有华丽的修饰,却充满坚韧强悍的力量,我对它有说不出的喜欢。

我手捧着这个小巧却又沉甸甸的鹅卵石,陷入无限的沉思与遐想。

也许,千年前或是万年前,甚至更遥远,有那么一次暴雨让山体滑坡了,大块大块的石头被冲入河中。石头是庞大的,但与河水比起来却又那么渺小,无数大块的石头被凶猛的河水冲击,冲刷,被汹涌的波涛卷来卷去,磕磕碰碰,相互碰撞也是家常便饭。有的石头被撞得粉碎,化为灰烬,变成河沙;有的石头被撞得头破血流,被撕成无数小块,石沉河底,被泥沙掩埋,从此销声匿迹;而有的石头则顺应河水冲击的时代潮流,适应河水冲刷、相互撞击的社会环境,接受漫长的历史磨炼,不断精简自我,臃肿的大块头一次次得以消肿,体积越来越小,质地越来越坚,越来越精神,越来越精干,成就一身精华,最终成为精英。

不知过了多久,我从遐想中醒来。这时的天空变得明朗起来。我忽然豁然开朗,原来我是那么欣赏鹅卵石,鹅卵石的成长是那么值得我去欣赏、借鉴和学习。顺应时代潮流,适应社会环境,接受历史磨炼,精简自我,精神饱满,精明能干,精华其中,成为精英。

在科技发达的今天,我们应当顺应社会潮流,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在这复杂的社会环境保持头脑清醒。在前进的过程中,遇到困难,意志坚定。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精简自我,不断提升自我,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如果像有的石头那样,在成长过程中,或埋入河底,或化为河沙,是多么令人遗憾和惋惜啊!

以“纪念”为话题广东高考作文篇二

秋风渐紧,驻足在人行道树下,那个平凡的身影成为我记忆中难以忘却的风景。——题记

秋风萧瑟,落叶翩翩,叶子在空中飞旋舞动着,像蝴蝶一样坠落到地上。也许它们不曾想到,在它们这簇春天的生机里,夏天的凉荫后,还会成为人们的麻烦之一。

那日,风很大,我走在回家的路上,顶风前行,校裤被吹风机猛烈吹过似的鼓起来,我迈着艰难的步子往家的方向走。这时,一阵“唰唰唰”的清扫声清楚地落入我耳中,我抬头一看,原来是位清洁工阿姨。她穿着黄色的工作服,头戴帽子,脸庞围着纱巾,戴着口罩,扫帚被她吃力地用手上下挥着。她好不容易扫完落叶,将它们倒进垃圾桶中,可她没注意到的是,她一边扫,后面的大树就一边掉叶子,这样下去何时扫得完呢?

于是,我半分关心半分讽刺地对她说:“阿姨,你这样扫地,又有什么意义呢?为什么不把大树上的叶子全部拍下来再扫呢?那样多省时省力呀!像你这样扫,永远都扫不完!”清洁工阿姨微笑着对我说:“那怎么行呢,这样拍大树,岂不是要拍坏了。如果你是大树,你还会这样想吗?大树的叶子是有限的,总有一天会全部落光,那我不也扫完了吗?”我听了,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,阿姨继续说:“孩子,这个工作并非完全没意义,我扫完每一个街道的垃圾,就能让城市更干净更美丽一分。晚上的时候,看着城市霓虹闪烁,周身无比耀眼的时候,我会想到我是它的一份子,我为它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,我会为自己自豪。我想,我喜欢这份工作。”她说完,脸上还挂着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,眼睛发光地盯着天空,好像在想什么一样。但过了一会儿,她便恢复了神智,继续扫落叶了,还哼着小曲儿。

我听了她的话,顿时感觉羞愧难当,多么平凡的岗位,多么不平凡的话语和人格,竟出在一个清洁工身上!这让刚刚嘲讽她的我觉得颜面尽失。我身在这座城市,但我除了享受安逸,我又为它做过什么呢?

也就是那天,成了我蜕变的纪念日。渺小的人,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,这是清洁工阿姨给我上的一课,使我收获到了许多,也使本来尖酸刻薄的我变得理解人心。我想,那一天不仅是纪念我有收获,还是纪念我人性被救赎的日子。

以“纪念”为话题广东高考作文篇三

在花开的时候纪念芬芳,在水流时纪念清凉。自然在纪念着花开花落,水流远方;我在纪念着瞬间成长,童年远去,永不再来。——题记

我端坐在中学的教室里,持笔疾书。有时会思绪恍惚,突然忆起童年的时光。在那段时光里,有明媚的阳光和成群的飞鸟,有喧闹的游戏和飞扬的大笑。我把笔放下,开始思考:那无忧的童年是在悄无声息中结束的?

童年似乎是停滞在了那年的暑假,不再前进。那年暑假,小升初刚刚结束,猛烈的阳光混着我愉悦的汗水洒在地上,小村庄的各处都留下了我喧闹闹的笑声。

我常常是飞速地做完手中的莲子,然后冲出家门,呼朋引伴。小伙伴们从村中的各个角落里探出头来,笑着回应。

暑假结束的前几天,我照例是跟着一大群小伙伴游荡在村庄中。太阳很大,晒得我们有些倦了。我们坐在大树荫下,哈欠连天。我半眯着眼睛,依靠在树旁,迷迷糊糊间瞥见了被浓绿所掩映的小溪一角,忽然来了精神,高声招呼着大家去溪边玩耍,大家自是同意的。

来到溪边,清凉的水汽氤氲在空气中,夏日的炎热被消去了不少。我们把手探入溪中,让流水缓缓穿过指缝,流向远方。不知是谁起的头,大家打起水仗。我身上突然被溅湿了一块,我有些恼,捧起一手水,随意泼向了身边的人。那人也不是好欺负的,转身向我反击了。

一时间,尖叫声,笑声,击水声穿透了溪边蓬勃的绿色,直冲向云霄,惊飞了一旁悠然觅食的鸟儿。游戏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,渐渐日头偏西,我们都乏了,齐躺在溪边的草地上。

有个比我小了许多岁的小朋友问我:“姐,等你上了初中,咱们还能像这样一块玩吗?”我扭头去看渐红的夕阳,它沉在小溪的尽头,很美。之后,慢慢地回答:“那时,我就大了吧。也许,不会了吧!”话音刚落,我的童年忽地结束了。

九月一日,我告别了小伙伴们,独自走向中学,离开了无忧无虑的日子。时光替我记录下这一天。这一天,我留给童年的只有背影,和无边的回忆。我明白,这些日子不会再来,我只能在疲累时独自纪念它。

童年去了,而我仍在。我独自回忆那些美好的日子,为它立下一个纪念日。流年不知停息,我必须蹒跚地向前走,仅留下一个纪念日去纪念那些飞扬的童年。

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篇四

“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。”一个情绪非常落寞的人,在被贬黄州之时作下了这首词。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这就是宋代诗人苏东坡。苏东坡多才多艺,它不仅是一个文学家,一个诗人,还是一个政治学家,一个教育家,一个美食家。他29岁考中殿试第一名,并已得到了皇帝的赏识,与弟弟苏辙一起在文学的战场上连战连捷,在经历了无数波折后,1085年,他45岁的时候,当上了李白梦寐以求的翰林学士。

苏东坡少年成名,年轻有为。不过一生大起大落,跌宕起伏,一波三折。如果要问为什么?那就是因为口无遮拦,不会俯首称臣。在宋神宗在位的时候,也就是1067年,王安石变法开始。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谷底,也就是乌台诗案。1080年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,在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,开始了人生的精华部分,也就是他一生的山峰——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。晚期,由于觉得离政治漩涡太近了,便主动出使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。晚年,因新党重新执掌主权,而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天下,原想与弟弟苏辙一起归隐颖州,谁想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他处处为民着想,绝对不会因为皇帝的政见而改变自己的看法。他口无遮拦,不吐不快。可是,正是因为这样,才造就了自己的一生。

苏轼总是以乐观面对他人。在被贬谪这么艰苦的条件下,苏轼,这个人物始终没有改变对世事的看法。相反,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,他躬自反省,勤勉务实,苦中作乐,著书交友。更可笑的是,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,不但没有伤心欲绝,还做出了美味的佳肴——东坡肉。在这一路山山水水中,在无数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中,他褪去了曾经的锋芒和犀利,他变得朗润温和,变得豁达潇洒。因为他觉得,这难道不是朝廷给他第一次机会让他悔改吗?

苏轼,苏东坡,达观自我、超然物外、旷逸气质、热爱生活、诙谐天真、从容不迫,完美的结合成了一个可爱的东坡,一个伟大的东坡,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永恒不朽的东坡。